沈阳温度变送器研发、生产及销售,从产品选型、技术咨询到售后支持,提供全流程服务,小批量7天内可交付。
2025/10/28 07/46/44
一、电缆选型与敷设:打造稳定信号的“高速公路”
精准选型是基础:必须严格依据设计图纸选择电缆的规格型号。对于分体式温度变送器,推荐使用屏蔽双绞线(如RVVP 2×15mm2)。双绞结构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屏蔽层则负责将外部干扰导入大地,是保证信号纯净的关键。 环境要求不可违:敷设电缆时,必须关注环境温度。塑料绝缘电缆要求环境温度不低于0℃,橡胶绝缘电缆则不低于-15℃。牡丹江冬季寒冷,若在低温下施工,需提前将电缆预热,防止绝缘层脆化开裂。 路径规划有原则:电缆敷设应合理安排,减少交叉。最关键的原则是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必须分开敷设。平行敷设时,间距应不小于300mm(采用屏蔽电缆时可减小至80mm),交叉时宜成直角,必要时需用金属隔板隔离,以最大限度降低动力线路的电磁干扰。
为什么电缆必须采用屏蔽层且单端接地?
屏蔽层可以阻挡外界电磁干扰,但如果两端都接地,可能因接地点电位不同而形成“地环路”,产生额外电流,引入更严重的干扰。单端接地(通常在控制柜侧) 可以有效地导走干扰的同时,避免地环路的形成。
牢固固定防应力:电缆在桥架或支架上敷设时,应绑扎固定,防止松脱。垂直敷设时,固定间距不宜超过15米,以承受电缆自身的重力。电缆进出接线盒或变送器外壳时,必须使用防水接头或电缆格兰头,确保接口密封,达到防尘、防水的目的(如IP66或IP67等级)。 弯曲半径有讲究:电缆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小,否则会损伤内部线芯和绝缘层。通常,仪表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在桥架转弯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0毫米,敷设时应避免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摩擦。 特殊场景特殊处理: 高温区域:电缆应远离高温管道(距离≥200mm),或采用石棉套管、金属护套等隔热措施。 防爆区域:本安系统电缆与非本安系统电缆必须分槽或分桥架敷设,间距不小于50mm。所有接线盒与密封接头必须满足防爆等级要求。
精细处理线缆:剥除电缆外护套时,严禁损伤屏蔽层和芯线绝缘。芯线剥除长度以10-12mm为宜,确保接入端子后裸露导体不超过1mm。屏蔽层应编织成股,套上热缩管,做好防潮处理。 可靠端子连接:接线应采用压接鼻或冷压端子,确保连接牢固。端子压接的扭矩应控制在05–06 N·m,防止过松导致接触电阻增大或过紧损伤端子。对于分体式变送器,传感器与变送器单元之间的连接应参照产品说明书,例如SWZT-1F/A型变送器要求线-线连接处使用热缩管进行热封,并用胶布密封各连接部位。 清晰标识:每个接线端都应悬挂清晰耐久的标识牌,内容包括回路号、设备编号等,方便日后维护与检修。
导通与绝缘测试:接线完成后,首先要用电缆测试仪进行导通试验,确保接线正确无误。然后使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要求电缆芯线对地、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均不小于5MΩ,对于变送器本身,其电源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20MΩ。 系统联调验证:上电后,需进行系统联调。使用HART手操器等工具,检查变送器与DCS/PLC系统的通讯是否正常,读取的设备信息是否准确。同时模拟现场温度变化,核对变送器本地显示值、控制系统显示值与实际标准值三者是否一致,其偏差应小于仪表允许误差。 竣工资料归档:所有施工图纸、产品合格证、校准记录、隐蔽工程记录等竣工资料应整理完备并归档。这是未来进行设备维护、扩容和故障排查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