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温度变送器研发、生产及销售,从产品选型、技术咨询到售后支持,提供全流程服务,小批量7天内可交付。
2025/10/28 07/46/44
校准前,这些准备工作不能少
环境检查是关键:校准工作最好在环境温度相对稳定(比如15℃-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的室内进行。咱们哈尔滨冬天室外严寒,要避免在温度剧烈波动或者有强气流的地方操作。 工具要备齐:通常你需要准备标准电阻箱(精度建议002级及以上)、精度合适的电流表(02级以上)或数字电压表(01级以上)、稳定的24V直流电源。对于要求高的场合,可能需要使用恒温槽等设备。 外观和绝缘先瞧瞧:校准时,先看看变送器铭牌信息是否清晰,零件是否完整,接线端子有没有松动。还可以用兆欧表检查一下输出端子对外壳的绝缘电阻,通常要求大于10MΩ 。 通电预热不可少:新出库或者放置一段时间的仪表,一般需要通电预热15到30分钟,让内部元件稳定下来。
校准偏差调整的核心步骤
- 1
正确接线并初检:根据你的温度变送器类型(是热电阻还是热电偶),按照说明书或规范正确连接标准电阻箱、电流表(或电压表)和电源。这里可千万别接错线了哦,比如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如果具有冷端温度自动补偿,接线时更需注意。 - 2
选择校准点:校准点应该覆盖变送器的整个量程,通常包括上限值、下限值以及在量程范围内均匀分布的几个点,总数一般不少于5个点。例如,对于一个量程0-100℃的变送器,可以选择0℃、25℃、50℃、75℃、100℃作为校准点。 - 3
进行上下行程测试,记录数据 从测量范围的下限开始,平稳地输入各校准点对应的信号值(电阻值或毫伏值),然后读取并记录变送器的输出值(如4-20mA电流),直到上限值。 接着,从上限开始,反方向平稳改变输入信号,依次到各个校准点,同样读取并记录输出值,直到下限。这个过程算一次循环,规范的校准通常需要进行多个循环的测量。
- 4
计算误差,判断是否超差 变送器在每个校准点的基本误差可以通过这个公式估算:(示值 - 理论输出值) 。 允许误差通常和变送器的准确度等级有关,例如一台准确度等级为05级的变送器,其允许误差为±(输出量程)×(准确度等级/100)。 除了基本误差,还要计算回程误差(也叫回差),即同一校准点上、下行程示值之差的绝对值,这个值也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 5
调整零点和量程 如果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就需要进行调整了。 零点调整:一般在接近量程下限的校准点进行。输入下限对应的信号,调整变送器的零点电位器(或通过软件设置),使其输出为4mA(对应1-5V输出则为1V)。 量程调整:在接近量程上限的校准点进行。输入上限对应的信号,调整变送器的量程电位器(或软件设置),使其输出为20mA(对应1-5V输出则为5V)。 注意:零点和量程调整可能会相互影响,所以通常需要反复调整两到三次,直到零点和满量程都准确为止。
- 6
复验:调整完毕后,务必重新进行一次上下行程的测试,确保在所有校准点上,变送器的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都满足要求。
哈尔滨环境下的特别注意事项
低温环境的考量:冬季严寒,如果变送器安装在户外或者非保温场所,要注意低温对变送器本身及其供电电源、线路的影响。校准前,确保仪表和环境已经充分稳定。 温差大的影响:哈尔滨地区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都比较大,可能会影响变送器的长期稳定性。对于重要场合,可以适当缩短校准周期,或者在季节交替时加强数据监视。 校准周期建议:温度变送器的校准周期一般建议A类不超过12个月,B、C类不超过24个月。但具体周期还是要根据变送器使用的环境条件、重要性以及自身稳定性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