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温度变送器研发、生产及销售,从产品选型、技术咨询到售后支持,提供全流程服务,小批量7天内可交付。
2025/10/28 07/46/45
理解分体式温度变送器
校准前的精密准备
环境保障是基础:根据国家规范,校准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35℃,相对湿度小于85%。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建议尽可能在温度20℃±2℃(针对01级、02级高精度变送器)或20℃±5℃(针对05级、10级变送器)、相对湿度45%-75%的稳定环境下进行。同时,要确保周围无强电磁干扰。 设备状态要检查:准备好所有校准设备,并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状态且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核心设备通常包括: 标准温度源:如高精度恒温槽,用于提供稳定、已知的温度场。 标准测量仪器:如标准铂电阻温度计、高精度数字万用表等,其精度通常要比被校变送器高出一个数量级(例如,引入的不确定度应小于被校变送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 电源与负载:确保供电电压稳定,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
变送器自身“体检”:校准前,先检查变送器外观是否整洁完好,接线端子是否牢固,有无氧化或腐蚀迹象,并进行必要的清洁。
核心校准步骤详解
- 1
正确连接设备:对于带传感器的分体式温度变送器进行整体校准时,需将变送器的感温端和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一同插入恒温槽的有效工作区域,并确保它们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有足够的插入深度(一般不少于200mm)。然后按规范连接好变送器的电源线和输出信号线。 - 2
充分预热:设备连接无误后通电,进行预热。预热时间通常按制造厂说明书规定,一般为15分钟至30分钟,以确保变送器和校准设备达到稳定状态。 - 3
科学选择校准点:校准点的选择应按量程均匀分布,一般应包括上限值、下限值和量程附近在内不少于5个点。对于02级及以上的高精度变送器,建议不少于7个点。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的常用温度范围来选择关键点。 - 4
精细测量与记录: 从温度下限开始,自下而上逐点升温。 在每个校准点上,待恒温槽温度足够稳定后(可能需要30分钟或更久),开始读数。 读数时,应按“标准→被校1→被校2…→被校n…→被校2→被校1→标准”的顺序循环读取标准温度计示值和变送器输出值,共读取两个循环4次数。 详细记录每个校准点的标准温度值、变送器输出电流(或电压)值以及环境条件。
- 5
误差分析与调整: 将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与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 如果误差超过变送器铭牌或说明书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例如,05级变送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量程的±05%),就需要进行调整。 大多数变送器都设有零点(Zero)和量程(Span)调节电位器或软件参数。通过微调这些参数,使变送器的输出值与标准值尽可能一致。
- 6
重复性检查:完成正行程(从低温到高温)校准后,有时还需要进行反行程(从高温到低温)校准,以检查变送器的回差(Hysteresis)。最终在整个量程内评估其线性度和重复性。
煤矿场景下的特殊考量
防爆安全是重中之重:在校准前,必须确认工作区域符合防爆要求。如果变送器是本安防爆型,需确保在连接或断开线路前已经断电,并且使用的校准仪器本身不能引入非本安能量。一切操作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 倾向于现场校准:对于许多安装在井下或重要工艺节点的温度变送器,拆卸并送至实验室校准可能影响生产且存在安全风险。优先考虑在现场进行校准。这需要校准设备和人员具备在工业现场工作的能力,并能有效应对现场振动、粉尘等干扰。 关注环境影响:煤矿井下可能存在振动、粉尘。校准后要确保变送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如现场用变送器通常要求不低于IP65)完好,密封部件安装到位,防止粉尘或潮气侵入影响长期稳定性。
校准周期与成本因素
变送器的精度等级(如01级、05级,精度越高,校准要求越高,成本可能增加)。 是否需现场作业(现场校准会涉及人员派遣、设备运输等,费用通常高于送检)。 校准机构的资质与能力。 因此,最准确的方式是直接向有资质的本地计量机构或设备供应商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