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温度变送器研发、生产及销售,从产品选型、技术咨询到售后支持,提供全流程服务,小批量7天内可交付。
2025/10/28 07/46/44
NB-IoT技术:为何特别适合智能温室?
超低功耗与长续航:设备采用超低功耗设计,内置超大容量锂电池,无需外接电源,一次安装可持续工作3年以上,极大降低了温室的维护频率和成本。 极强信号覆盖能力:NB-IoT网络具有广覆盖和深穿透的特性,能有效解决连栋温室、半地下式温室等复杂结构环境下的信号盲区问题,确保数据稳定传输。 部署便捷,即装即用:无需繁琐的布线工作,真正实现了“即装即用”,这对于已投入运营的温室进行数字化改造尤为重要,避免了因施工对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
设备选型要点:如何挑选合适的变送器?
测量精度与稳定性:精度是数据的灵魂。应选择温度精度至少达到±05℃,湿度精度±3%RH的产品,并关注其长期稳定性(例如,温度漂移≤01℃/年),这样才能保证年度种植计划的精准决策。 防护等级与环境适应性:长春地区冬季寒冷,温室内湿度较高。设备需要具备宽温工作能力(例如-40℃至+60℃甚至更宽),并拥有较高的防护等级(如IP65以上),以抵抗冷凝水汽和粉尘的影响。 数据上传间隔可定制性:不同季节、不同作物对温度监测频率要求不同。选择支持上传间隔可配置的设备(如默认60分钟,也可根据需求调整更短或更长),以实现节能与监控精细度的平衡。 云平台服务与集成能力:确认设备是否提供便捷的云平台接入,支持数据实时查看、历史曲线分析、超限报警等功能,并评估其API接口是否开放,便于未来与现有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如卷帘、风机、滴灌等)进行集成联动。
安装步骤详解:从开箱到数据上线
- 1
安装前检查:确认包装内物品齐全,通常包括变送器主机、安装附件(如保险管座、螺丝等)。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并记录设备ID等关键信息。 - 2
选择最佳安装位置: 代表性:点位需能真实反映温室整体或特定分区的温度状况,远离出入口、采暖管道、通风口等局部冷热源。 适宜高度:根据作物类型,将传感器置于作物冠层活动叶面高度附近,通常离地12米至15米为宜。 信号强度:安装前可在此位置通过信号检测设备或运营商APP初步判断NB-IoT网络信号强度,确保通信质量。
- 3
固定设备并上电:采用壁挂式安装时,使用配套螺丝将设备稳固在预定位置。随后,将外置的保险管座安装至设备指定接口,安装成功即意味着设备已上电启动。 - 4
平台配置与状态确认: 设备上电后,其NET/PWR等指示灯会按特定规律闪烁,表明设备正在尝试注册网络。 登录设备对应的云平台(通常由设备供应商提供),根据指引添加新设备,输入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如IMEI号)或扫描二维码。 添加成功后,通常在几分钟到一小时内,即可在平台看到第一条温湿度数据,标志着安装成功。
日常维护与常见问题排查
建立维护日历:制定并执行定期维护计划,例如每月检查设备固定是否牢固,清理传感器外壳灰尘;每季度在云平台核对数据,怀疑有偏差时可用经校准的便携式温湿度计进行现场比对;每年全面检查电池状态预估剩余电量。 常见故障快速排查: 平台无数据:首先检查保险管座是否安装到位;其次确认云平台设置的离线判断时间是否过短(应大于数据上传间隔);最后考虑是否为设备使用超3年导致电池耗尽。 数据异常偏差:很可能是传感器探头被灰尘、蜘蛛网覆盖,或受阳光直射、热源辐射影响。应清洁传感器外壳并重新评估安装位置是否依然具有代表性。 通信断续:检查天线是否完好,确认温室周边NB-IoT网络覆盖是否有变动。必要时可联系运营商或设备供应商寻求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