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温度变送器研发、生产及销售,从产品选型、技术咨询到售后支持,提供全流程服务,小批量7天内可交付。
2025/10/28 07/46/44
户外环境对温湿度变送器的特殊挑战
温度剧变:一年中,户外温度可能从冬季的零下二三十摄氏度飙升到夏季的三十多摄氏度。这种大幅度的温度变化不仅对变送器本身的电子元件是考验,也可能引起传感器材料的轻微形变,导致测量漂移。 湿度测量的复杂性:户外湿度测量极易受降水、结露、大雾等影响。例如,在雨水直接溅到传感器上或传感器表面产生结露时,测量到的湿度会瞬间接近100%RH,但这并不代表环境的真实相对湿度。此外,粉尘(尤其在春秋季或多风天气)也可能堵塞传感器的感应部位,影响其正常响应。 物理防护与安装位置:户外变送器必须有足够的防护等级(如IP65及以上),以抵御灰尘和喷水的侵入。同时,安装位置也极有讲究:应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或冷源(如空调外机、排风口),并选择在能代表整个区域平均温湿度的位置。不恰当的安装位置会引入显著的测量误差。
校准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标准器的选择:校准的本质是“对比”,因此需要一个更准确的“尺子”——标准器。根据规范,通常需要精密露点仪或同等精度以上的湿度标准器,以及用于温度校准的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和恒温槽等。这些标准器自身必须在校准有效期内,确保其量值的准确性。 环境条件的控制:即便校准对象是户外设备,校准工作本身也应尽量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理想的环境是温度20℃±5℃,湿度≤80%RH,并且现场洁净无污染,避免强气流和电磁干扰。这有助于减少额外干扰,更准确地评估变送器本身的性能。 设备检查与预热:校准前,先检查变送器外观有无损坏,传感器探头是否清洁。然后,通电预热一段时间(通常不少于30分钟),使其内部元件达到稳定工作状态,这点非常重要。
一步步详解温湿度变送器的校准流程
将被校变送器的温度传感器与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尽可能靠近地置于恒温槽的工作区域。 根据量程,选择包括上限、下限及中间点在内的多个温度点(例如0℃、25℃、50℃),从低温点开始依次进行测试。 待温度稳定后(可能需要30分钟或更久),同时记录标准器的读数和被校变送器的输出值,通常需读取多次(如2-3次)取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
将变送器的湿度传感器与标准湿度器(如精密露点仪)一同置于温湿度检定箱的有效工作空间内,确保摆放不影响箱内空气循环。 通常先设定一个基准温度(如20℃或25℃),然后在该温度下,从低湿到高湿(例如依次选择40%RH, 60%RH, 80%RH等点)进行校准。 每个湿度点达到稳定也需要足够时间(规范建议稳定30分钟后读数),同样需要读取并记录标准和被校设备的数据多次。
将记录的数据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各校准点的示值误差。 判断误差是否在变送器标称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如果超差,则需要对变送器进行调整(如通过内置程序或电位器)或维修。
户外变送器校准的特别注意事项
响应时间的考量:户外环境变化快,变送器的响应速度很重要。校准后,可以关注一下变送器在湿度变化(如从干燥环境突然进入高湿环境)时的响应时间是否符合应用需求。 密封性与防护检查:务必仔细检查传感器探头的密封件是否老化、接线盒的密封是否良好。防护等级(IP等级) 是户外设备生命线,一旦破损,水汽和粉尘侵入会迅速导致设备损坏或测量失准。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对于输出为4-20mA模拟信号的变送器,校准时要确保连接线路电阻稳定,因为线路电阻会影响电流值读数。而采用RS485等数字信号输出的变送器,则需注意通信协议和地址设置是否正确。
校准周期应该如何确定?
通用建议:通常,在一般的工业应用场景下,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恶劣环境需缩短周期:如果设备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多粉尘、有化学污染或温度湿度频繁剧变的户外环境中,应适当缩短校准周期,例如每半年甚至每季度一次。 关键应用与特殊情况:对于涉及工艺安全、产品质量控制关键参数的测量点,或者对变送器性能有怀疑、设备经过维修或碰撞后,应及时进行校准。
建立完善的校准档案
设备基本信息(型号、编号、安装位置)。 校准日期、环境条件。 使用的标准器及其证书信息。 各校准点的标准值、示值、误差。 校准结论及校准人员。